专利摘要:
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表面元素测试装置,包括壳体、盖板、侧板、底板和测试装置,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盖板,壳体的一侧通过第二凹槽设置有侧板,所述壳体和盖板和侧板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空腔,且第一空腔内部设置有铅层,所述壳体下端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凹槽,且第一凹槽内部设置有底板,且底板与壳体构成滑动结构,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测试装置。该表面元素测试装置的外壳盖板和侧板内均设置有铅层,铅层能够有效阻挡住X射线,大大提高壳体防辐射的能力,保证实验人员身体,该装置设置有侧板和底板,当测试装置需要维修的时候,就可以抽出侧板,利用电机把底板推出来,然后对底板上的测试装置进行维修,简单方便。
公开号:CN214334743U
申请号:CN202120464698.8U
申请日:2021-03-04
公开日:2021-10-01
发明作者:王小进;谢正鹏;房兆华
申请人:Shanghai Feiyan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;
IPC主号:G01N23-2273
专利说明:
[n0001] 本实用新型属于表面元素测试技术领域,具体为一种表面元素测试装置。
[n0002] 表面分析是对固体表面或界面上只有几个原子层厚的薄层进行组分、结构和能态等分析的材料物理试验。也是一种利用分析手段,揭示材料及其制品的表面形貌、成分、结构或状态的技术,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是表面元素测试方法之一,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是以一定能量的X射线辐照气体分子或固体表面,发射出的光电子的动能与该电子原来所在的能级有关,记录并分析这些光电子能量可得到元素种类、化学状态和电荷分布等方面的信息,这种非破坏性分析方法,不仅可以分析导体、半导体,还可分析绝缘体,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所使用的X射线能够产生比较大的辐射,所以一般能谱分仪都设置有壳体,而且目前的一些壳体并没有很邮箱的防辐射的功能,而且当能谱分仪发生问题需要维修的时候拆卸非常麻烦。
[n0003]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,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表面元素测试装置,以解决目前的能谱分析仪的壳体防辐射能力不足,壳体拆卸不方便,能谱分析仪维修不方便的问题。
[n0004]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,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:
[n0005] 一种表面元素测试装置,包括壳体、盖板、侧板、底板和测试装置,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盖板,壳体的一侧通过第二凹槽设置有侧板,所述壳体和盖板和侧板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空腔,且第一空腔内部设置有铅层,所述壳体下端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凹槽,且第一凹槽内部设置有底板,且底板与壳体构成滑动结构,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测试装置,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支撑脚。
[n0006] 进一步的,所述第一凹槽前端内部的通过旋转轴设置有齿轮,且旋转轴的一端与电机相连接,且电机位于壳体的下方。
[n0007] 进一步的,所述底板的两侧均设置有齿,且该齿与齿轮相配合,底板与第一凹槽相配合。
[n0008] 进一步的,所述底板的面积小于壳体的横截面,且底板的一端设置有设置有扣槽。
[n0009] 进一步的,所述盖板通过合页与壳体相连接。
[n0010] 进一步的,所述盖板的前端设置有卡扣,壳体的前端设置有卡槽,且卡扣的位置与卡槽的位置相对应,且卡扣与卡槽大小相互配合。
[n0011] 有益效果:与现有技术相比,本申请具有以下优势:
[n0012] 该表面元素测试装置的外壳盖板和侧板内均设置有铅层,铅层能够有效阻挡住X射线,大大提高壳体防辐射的能力,保证实验人员身体,该装置设置有侧板和底板,当测试装置需要维修的时候,就可以抽出侧板,利用电机把底板推出来,然后对底板上的测试装置进行维修,简单方便。
[n0013] 图1是表面元素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;
[n0014] 图2是图1A处放大示意图;
[n0015] 图3是表面元素测试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。
[n0016]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。
[n0017] 如图1、图2和图3所示,本申请的表面元素测试装置,包括壳体1、盖板2、侧板3、底板9和测试装置10,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盖板2,盖板2打开就可以在测试装置10内加需要检测的物体,壳体1的一侧通过第二凹槽102设置有侧板3,侧板3是镶嵌在第二凹槽102内部,且第二凹槽102内部设置有防滑螺纹,提高摩擦力,防止侧板3随意晃动,壳体1和盖板2和侧板3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空腔4,且第一空腔4内部设置有铅层5,铅层能够有效阻挡住X射线,大大提高壳体防辐射的能力,保证实验人员身体,防止使用者被辐射到,壳体1下端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凹槽101,且第一凹槽101内部设置有底板9,且底板9与壳体1构成滑动结构,当侧板3抽出来以后,底板9就可以从第一凹槽101内部抽出来,方便维修,底板9上设置有测试装置10,测试装置10为现有的测试装置,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支撑脚11,保证整体的稳定性。
[n0018] 第一凹槽101前端内部的通过旋转轴6设置有齿轮7,旋转轴6余壳体1连接的地方均设置有轴承,保证旋转轴6的正常旋转,且旋转轴6的一端与电机8相连接,电机8旋转,带动旋转轴6旋转,旋转轴6带动齿轮7旋转,齿轮7就会推动底板9移动,同时电机8为正反电机,保证底板9可进可出,电机8控制更加方便,更加省力,且电机8位于壳体1的下方,电机8高度小于支撑架11的高度,同时也不会影响盖板2。
[n0019] 底板9的两侧均设置有齿,且该齿与齿轮7相配合,底板9与第一凹槽101相配合,保证底板9在第一凹槽101的规范下进行滑动,简单方便。
[n0020] 底板9的面积小于壳体1的横截面,当插上侧板3的时候保证,底板9能够全部放置壳体1内部,在且底板9的一端设置有设置有扣槽,方便使用人员控制底板9。
[n0021] 盖板2通过合页与壳体1相连接,盖板2可以打开,可以关闭。
[n0022] 盖板2的前端设置有卡扣,壳体1的前端设置有卡槽,且卡扣的位置与卡槽的位置相对应,且卡扣与卡槽大小相互配合,当盖板2关闭的时候,保证整体的稳定性,防止盖板2意外打开,影响工作。
[n0023]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表面元素测试装置的思路及实施方法,具体应用途径很多,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,应当指出,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,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,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,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。
权利要求:
Claims (6)
[0001] 1.一种表面元素测试装置,其特征在于:包括壳体(1)、盖板(2)、侧板(3)、底板(9)和测试装置(10),所述壳体(1)的上端设置有盖板(2),壳体(1)的一侧通过第二凹槽(102)设置有侧板(3),所述壳体(1)和盖板(2)和侧板(3)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空腔(4),且第一空腔(4)内部设置有铅层(5),所述壳体(1)下端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凹槽(101),且第一凹槽(101)内部设置有底板(9),且底板(9)与壳体(1)构成滑动结构,所述底板(9)上设置有测试装置(10),所述壳体(1)的下端设置有支撑脚(11)。
[0002] 2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元素测试装置,其特征在于:所述第一凹槽(101)前端内部的通过旋转轴(6)设置有齿轮(7),且旋转轴(6)的一端与电机(8)相连接,且电机(8)位于壳体(1)的下方。
[0003] 3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元素测试装置,其特征在于:所述底板(9)的两侧均设置有齿,且该齿与齿轮(7)相配合,底板(9)与第一凹槽(101)相配合。
[0004] 4.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元素测试装置,其特征在于:所述底板(9)的面积小于壳体(1)的横截面,且底板(9)的一端设置有扣槽。
[0005] 5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元素测试装置,其特征在于:所述盖板(2)通过合页与壳体(1)相连接。
[0006] 6.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元素测试装置,其特征在于:所述盖板(2)的前端设置有卡扣,壳体(1)的前端设置有卡槽,且卡扣的位置与卡槽的位置相对应,且卡扣与卡槽大小相互配合。
类似技术:
公开号 | 公开日 | 专利标题
Yang et al.2018|Anionic and cationic redox and interfaces in batteries: Advances from soft X-ray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to resonant inelastic scattering
EP2940458B1|2020-06-10|Ct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
Wu et al.2020|Dissociate lattice oxygen redox reactions from capacity and voltage drops of battery electrodes
Finegan et al.2019|Spatially resolving lithiation in silicon–graphite composite electrodes via in situ high-energy x-ray diffraction computed tomography
Finegan et al.2020|Spatial quantification of dynamic inter and intra particle crystallographic heterogeneities within lithium ion electrodes
Richardin et al.2011|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 copper green pigments in renaissance paintings by cluster-TOF-SIMS imaging analysis
CN214334743U|2021-10-01|一种表面元素测试装置
Park et al.1993|Structural information on Y ions in C82 from EXAFS experiments
Sun et al.2019|Direct high-resolution mapping of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of semi-two-dimensional catalysts with single-edge sensitivity
Gilbert et al.2003|X-ray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of silicates for in situ, sub-micrometer mineral identification
Feng et al.2021|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NiO/WO3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in Detecting H2S Biomarker of Halitosis
Cui et al.2017|Wetting induced oxidation of Pt-based nano catalysts revealed by in situ high energy resolution x-ray absorption spectroscopy
Harris et al.2012|Nondestructive volumetric 3-D chemical mapping of nickel-sulfur compounds at the nanoscale
CN1031768C|1996-05-08|多元素同位素x射线荧光分析仪
Dirken et al.1989|Crystal-field effects in rare earth compounds with the ThCr2Si2 structure
CN102914556A|2013-02-06|一种用于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的滤光片系统
Susac et al.2010|Chemical Fingerprint Associated with the Formation of Pt in the Membrane in PEM Fuel Cells
CN206945893U|2018-01-30|一种环氧氟化表层的电位衰减测量装置
Baechler et al.2002|The new cold neutron tomography set-up at SINQ
Braun et al.2002|Origin of chemical shift of manganese in lithium battery electrode materials—a comparison of hard and soft X-ray techniques
Zheng et al.2018|Photochemical synthesis of radiate titanium oxide microrods arrays supporting platinum nanoparticles for photoassisted electrooxidation of methanol
CN109557121A|2019-04-02|一种检测模块与检测设备
Torihata et al.2021|Activity for the ORR on Pt-Pd-Co ternary alloy electrodes is markedly affected by surfac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
CN210401668U|2020-04-24|一种X、γ剂量探头
CN213122311U|2021-05-04|一种放射性检测用防辐射装置
同族专利:
公开号 | 公开日
引用文献:
公开号 | 申请日 | 公开日 | 申请人 | 专利标题
法律状态:
2021-10-01| GR01| Patent grant|
2021-10-01| GR01| Patent grant|
优先权:
申请号 | 申请日 | 专利标题
CN202120464698.8U|CN214334743U|2021-03-04|2021-03-04|一种表面元素测试装置|CN202120464698.8U| CN214334743U|2021-03-04|2021-03-04|一种表面元素测试装置|
[返回顶部]